该《规划》与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、郑州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同步编制,致力于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、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要求,落实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目标,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对国土空间布局的支撑和引导作用,提高居民出行品质,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。
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,规划年限为远期2035年、远景2050年。以“轨道上的郑州”为总目标,构建开放式、多层次、一体化的轨道交通系统,支撑“多中心、网络化、组团式、集约型”的城市空间结构,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,形成城市客运交通体系的主体。主城区轨道站点800米半径覆盖60%的人口岗位;航空港区轨道站点800米半径覆盖30%的人口岗位。
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布局坚持中心锚固、分区差异供给和TOD导向的原则。选取主要交通枢纽、市级中心、次级中心等主要功能中心予以锚固。主城区加密提效,增加部分走廊和核心片区的轨道覆盖,缩短主副中心至航空港区、新城、环郑紧密协作区通达时间,强化主中心与各组团通达能力。航空港区-新郑组团联动成网,增加与主城区主要功能板块联系的直达快线,依托快线增加内部各片间直达性,基本形成完整网络。近郊组团在主走廊实现轨道快速通达,依托快线完善新城内部接驳普线。远郊组团重在与主城区实现快线直达,线路深入核心区便于地面集散。以轨道建设推动城市结构优化,“人跟线走”和“线跟人走”相结合,重点加强对核心板块的轨道交通支撑。
![]() |
网站地图
主办单位: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
地址:郑州市淮河西路11号
联系电话:0371-68981574
|
![]() |